利用假山大型建筑物特性对园林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,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、形状各异、富于变化的各种空间形态。通过假山的穿插、分隔、夹拥、围合、聚汇,在假山区可以创造出山路的流动空间、山坳的闭合空间、山洞的拱穹空间、峡谷的纵深空间等各具特色的空间形式。假山还能够将游人的视线或视点引到高处或低处,创造仰视和俯视空间景象。
从造型来说,我国近内所建假山,能被人们所熟知的的假山作品,大多数由于组合单元不多,或组合不得当,致使形体缺乏变化,轮廓单调。这种现象,尤以园中只有一假山的为明显。明末清初的假山组合主要为绝壁、峰、峦、谷、涧、洞、路、桥、平台、瀑布等。
近代园林中的假山艺术不仅继承了传统写意手法,表现山的神韵,也采用局部写实手法,对山的体态、轮廓、气势以及植物等方面进行精心布置,假山制作的作用旨在表现祖国山河的时代精神风貌。
假山是用自然石或人造石营造的拟自然石景。假山是真山形式的反映,真山的形式则是地形地貌特征的体现,崇山峻岭,丘陵冈阜是我国的地形特点。所以千来,书画中以峰显山峦,坡示丘陵,假山则成为造园大师们对真山概念化和抽象化的浓缩品,换句话说,假山源自真山,却又对真山加以典型化,模式化,意境化,象征化,是对真山的艺术再现。
造园有山,无山难以成园。自然园林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,外借自然山林成景;私家园林往往建在村镇人口密集之处,无山水可借,只得掇石叠山。因而,私家园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,再现自然山水之美,有不落人工斧凿痕迹,达到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,在咫尺之地,创造出“多方胜景,咫尺山林”的园林艺术
驳岸石是是重要的景观石材,分为太湖石、石笋石、珊瑚石、卵石、千层石、龟纹石。外貌特征:太湖石属于石灰岩,多为灰色,少见白色、黑色。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,在漫长的岁月里,逐步形成大自然形状怪异多变、曲折圆润的太湖石。
在古典园林中,驳岸往往用自然山石砌筑,与假山、置石、花木相结合,共同组成园景。驳岸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、地形地貌、地质条件、材料特性、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、经济要求来选择器结构形式,在使用、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,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。
总结起来驳岸的作用:支撑墙后的土壤;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;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,提高景观的艺术性。
水景驳岸施工中,石头一般是群置的,石头的选择一定要注意石头大小的比例,一方面方便水景置石的施工,另一方可以营造更好的意境。